股票学习网

股票学习网_股票入门基础知识_炒股入门知识 - - 股票学习网!

金改(金税四期)

2023-04-23 07:26分类:BIAS 阅读: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交汇点讯 2016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等十四部委印发《江苏省泰州市建设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泰州区域金改正式获批。五年来,泰州市大胆探索,主动作为,实现了一批全国首创、江苏率先,为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和积极贡献。

“得益于区域金改的深入推进,全市主要经济金融指标持续向好。在金融的有力支撑下,全市三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加快,经济、金融相互促进、共生共荣的良性循环更加畅通,区域金改成效不断彰显。”据泰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韩潮介绍,泰州区域金融改革获批以来,紧扣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和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主线,聚焦优化金融服务机制、强化重点领域金融创新、放大直接融资驱动作用、集聚发展金融要素资源、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工作重点,引导银行信贷和股权资本加速流向特色产业,努力为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江苏省“十四五”规划《纲要》也将“推广泰州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改革创新试验区经验”作为未来五年的一项重大改革任务。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实体经济的血脉。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金融的高质量发展。泰州迈博太科药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单克隆抗体药物研发和产业化的外商独资企业。企业的资本金主要用于市场调研、产品推广、厂房基础设施建设、设备采购等方面,由于资金使用比较零散、外汇兑换交易频繁,给企业带来不小的麻烦。

给迈博太科带来便利的是泰州在全国率先启动的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支付便利化试点。按照政策,允许试点企业无需逐笔提供交易证明材料,仅凭支付指令即可在银行直接办理外商投资资本金和外债等资本项目资金的使用业务。“资本项目便利化业务在泰州试点一年多后,陆续被深圳前海、上海自贸区等16个地区复制推广,2020年推广至全国。2021年上半年,便利化试点业务又成功嵌入国家外汇总局区块链平台,为金融创新支持产业发展贡献了泰州力量。”中国人民银行泰州市中心支行外汇管理科科长薛晓波说。五年来,泰州市金融机构已为40家企业办理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支付便利化业务43.24亿元人民币。

作为全国首个以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为主题的区域金改试验区,泰州还率先开展取消企业银行账户开户许可证核发、人民币跨境结算便利化“绿色通道”等改革试点,首创产业金融发展指数,在全省率先打造“线上+线下”产融综合服务中心,探索投贷联动、首贷服务等模式,建立金融及破产案件审判庭,形成了覆盖企业发展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体系。泰州市金融服务中心主任成春龙表示,“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有效解决难题,让每一家中小微企业都能享受到充分的融资服务。”

为了策应泰州金改,支持产业转型升级,南京银行总行在泰州注册成立了股权投资公司,作为投贷联动业务的投资主体,以“小股权”为纽带,结合企业资金需求,合理配比“大债权”信贷资金,为企业打造安全、稳定、及时的资金链。南京银行泰州分行小企业金融部负责人陈晓军说,2020年成立投贷联动中心,优选了20多家外部专业投资机构,进一步扩大投贷联动服务外延,为科技型小微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泰州还通过举办中小企业“投贷联动20强”评选活动,引导更多金融资源和政策资源支持科创型企业。五届评选活动共吸引800多家企业参与。泰州友润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投贷联动,享受到一户一策信贷服务,让企业迈上了发展快车道。

五年来,泰州充分发挥政策撬动和资本驱动作用,健全了银行信贷、创投资本和上市驱动等多元化金融支持体系,推动了金融要素加快集聚、新兴产业加速发展,搭建了多层次资本市场,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更为完善的金融服务,区域金改成效不断彰显。五年来,泰州共新增上市企业12家,累计上市企业达22家。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莫秀根说,“通过金融结构的调整,引导产业向更优化的方向发展,产生了良好的效果;通过一些金融的数字化的服务,也引导了我们的产业向数字化的转型;通过金融改革,引导企业提高他们的效率,减轻了企业的负担。在这个基础上,泰州在实现未来我们国家的战略目标方面已经打下了非常良好的基础。”

交汇点记者 赵晓勇

通讯员 贾星辰 梁军 金小鹏

编辑: 王舒婷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金融活则经济活,金融稳则经济稳,两者共生共荣。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全国拥有较多区域性金融改革试点的省份之一,我省立足民营经济和山海资源优势,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勇闯“无人区”,推动金融创新能级提升,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赋能。

普惠金融提质增量

十年来,我省践行金融为民,大力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普惠金融的覆盖面和服务能力,切实增强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便利性和可持续性。

泉州“金改”成效不断显现。2012年,泉州获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作为福建民营经济重镇,泉州大胆探索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特色新路径,大力推进重点环节改革和底层自主创新,努力构建金融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共同体。设立全国首个县级金融公共服务平台、率先创设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共担资金、健全专业化金融审判机制、无还本续贷的“无间贷”等金融创新产品在全国推行……一系列创新举措为实体经济“二次创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加快推进。2019年11月,宁德市、龙岩市获批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三年来,在破解抵押难、信息不对称上探索形成了三批次17项改革创新成果向全省复制推广,全国首创创业就业金融服务机制、搭建全国首个农村要素流转融资服务平台、首创推出供销助农信贷风险补偿机制,“福林贷”“快农贷”“惠林卡”“林业收储贷款”等创新走在全国前列。

今年6月,厦门、龙岩、宁德、晋江四地又入选2022年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进一步探索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有效模式。

“几家抬”助力民营中小微企业,有效推动了普惠金融服务增量、扩面、降本、增效。数据显示,至2022年8月末,全省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0967亿元,同比增长23.53%,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1.66个百分点。

绿色金融加速领跑

作为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我省立足山海特色,并于2020年10月启动三明市、南平市省级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支持厦门市争创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加快绿色金融创新探索,助力福建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素质”。

着力深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创新开展具有山海特色的生态产品市场化改革试点,率先出台陆海统筹、适用全省的生态产品总值核算技术指南;率先推行碳排放权、排污权等资源环境权益交易制度,建成全国首个集用能权、碳排放权、排污权交易功能为一体的要素资源交易流转平台,林业碳汇交易额居全国首位,排污权交易、碳金融走在全国前列。

持续加大绿色金融产品的创新力度。三明发放全国首笔林票质押和林业碳票质押贷款,“绿色金融+绿盈乡村”服务模式作为2021年中国银行业协会服务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发布。南平落地全国首单“碳汇质押+远期碳回购”和首单“科特贷”,全国首创“一元碳汇”。厦门在全国首推“碳中和机票”,落地全国首笔海洋渔业碳汇交易。“福林贷”、林业金融风险综合防控机制等被列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颁发全国首张林业碳票,率先推出农业碳汇保险,落地全国首单林业碳汇指数保险、首个农业碳汇保单、首单农田碳汇交易、首单红树林蓝碳生态保护保险……绿色金融先行先试,纵深推进,共形成3批次21项创新成果向全省复制推广,“林票制”“森林生态银行”等在全国推广。

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全省绿色贷款余额5091.83亿元,较年初增加954.43亿元,同比增长51.27%,高于全部贷款增速36.1个百分点,占各项贷款余额比重7%,增速创历史新高。

金融杠杆撬动绿色发展。绿水青山,正成为福建丰盈的“水库、粮库、钱库、碳库”。

数字金融稳步推进

十年来,我省紧紧抓住数字经济加速发展的机遇,不断推进金融数字化改革,现代化金融服务体系迈上新台阶。

大力推进金融服务云平台建设,推动“数据+政策+金融”的有机融合,为小微企业提供安全便捷的线上融资渠道。“金服云”平台现已接入市场、税务、电力等17个政府部门和公共事业单位4400多项涉企数据,提供集成“企业评分、工商注册登记、经营状况、经营风险、司法披露、公共事业消费、平台历史业务”等七大方面信息的报告,可覆盖银行非现场贷前调查所需信息的70%,各金融机构月均调用企业画像超3万次,有效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打通壁垒,提升效率”。截至2022年8月末,平台累计注册用户超23万户,上线金融产品591款,入驻金融机构122家,实现福建省内主要银行机构全覆盖,累计解决融资需求5万余笔,其中超98%为普惠小微贷款,融资金额超1772亿元。

着力强化金融科技赋能,有效弥合城乡“数字鸿沟”,提升金融服务的便利性、精准性,降低金融服务成本。“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县开展林业金融区块链融资服务平台建设试点,有效破解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普遍存在的信息安全、共享和应用难题。龙岩市搭建全国首个老区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平台,企业、个人通过平台可实现抵押“云登记”、贷款“码上贷”。宁德市依托福鼎白茶特色建设白茶溯源大数据信用平台,打造茶产业便捷融资通道。农业保险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保险机构采用“视频理赔”,将无人机技术运用到林木险、水稻保险等险种的日常理赔。

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稳步推进。2022年3月31日,福州市(含平潭综合实验区)、厦门市成为第三批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已取得初步成效。实现通用类场景全覆盖,形成一大批涵盖线上线下、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模式;特色场景取得突破,推出了海上渔业交易、榕台融合消费等;圆满完成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有关数字人民币方面的各项工作,设立数字人民币专题展区、发行峰会主题硬钱包,举办数字人民币产业发展分论坛。围绕“促消费、稳经济大盘”主题,开展4场大型数字人民币促消费活动,累计拉动消费近1亿元,其中发放数字人民币红包金额超4000万元。截至2022年8月末,全省运营机构累计开立钱包291.25万个;累计交易笔数800.94万笔、金额20.13亿元;开通数字人民币支付商户门店81810个。

来源:福建日报新福建App

https://www.haobaiyou.com

上一篇:东盟自贸区有哪几个国家(自贸区股票)

下一篇:橄榄油咖啡概念股(关于油改气最新消息)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