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学习网

股票学习网_股票入门基础知识_炒股入门知识 - - 股票学习网!

中国首善陈光标(陈光标的钱哪里来的)

2023-04-17 02:12分类:股票入门 阅读:

文|米勒尔的猫

编辑|米勒尔的猫

他是中国最高调的慈善企业家,08年汶川地震,他携带1亿多元救援物资亲赴灾区,协助救援100余人,得到了温家宝总理的亲自接见。

然而,2013年,这位“中国首善”突然名声大跌,一夕之间沦落为人人唾骂的“中国首骗”,最后销声匿迹。

此人就是陈光标曾豪捐40亿做慈善的他,缘何会沦落到这种结局?这背后到底暗藏怎样不为人知的隐情?

 

陈光标

 

坎坷成人 苦尽甘来

陈光标,1968年出生于江苏宿迁市岗湖乡。陈光标是家里的老幺,上面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陈家的生活条件并不好,如今又迎来了陈光标,家里更是难以维系,连温饱都成问题。

多年以后,陈光标仍无法忘却那段艰苦的日子,一家人不论严寒酷暑,永远都蜷缩在那间破茅屋里,一人份的粮食是他们所有人一天的口粮。在这种饥寒交迫的折磨下,厄运降临了。

因为长期挨饿,陈光标的哥哥和姐姐没能熬过来。就在陈光标出生后不久,他3岁的姐姐和2岁的哥哥就相继饿死。而陈光标虽然活了下来,但情况也不容乐观,整日气息奄奄,这让陈光标的父母忧心不已。

眼下,陈光标成了陈家唯一的独苗,作为父母,他们自然希望能竭力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生活条件。但他们如今本身都自顾不暇,又该找谁来帮助这个家渡过难关呢?

正当陈光标的父母愁眉不展之际,一位“不速之客”的到来,让深陷绝境的夫妻俩又重新看到了希望。那天,陈光标的母亲抱着陈光标坐在家里嚎啕大哭,哭声顺着北风一路飘飞,竟引来了住在隔壁的老妇。

老妇一直是独自生活的,她的子孙多已逃到外地避难,因此老妇平日鲜少出门。对于陈光标家的情况,尽管老妇是知根知底的,但她起初并不想出手帮忙,毕竟自家粮食都不够用,又哪儿有办法分给别人?

 

年轻时的陈光标

 

可话虽是这样说,每当老妇在窗前听到陈光标母亲的哭声时,她总是觉得于心不忍。几番纠结过后,老妇最终还是从自家面缸里舀出了小半碗面粉,冲成面糊拿到了陈光标家。

陈光标父母感激得涕泪横流,一边磕头一边哽咽着向老妇表达谢意。这碗面糊虽然不多,但足以挽救陈光标的生命。老妇的善举帮助陈家挺过了最难熬的那个冬天,这段日子也成了陈光标最难忘的经历。

 

场景模拟

 

后来随着年龄渐长,陈光标在父母的支持下上了小学。深知父母赚钱不易的他,为了帮家里分忧,决心自食其力,靠自己的力量挣钱交书本费。

陈光标第一次开始赚钱是在10岁那年,每当到了放学,他都会提着水桶去打两桶水,再带到集市上卖。尽管每次只能赚两三毛,但陈光标依然持之以恒,哪怕再苦再累也要坚持卖水。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陈光标的努力下,他最终不仅交齐了书本费,还为家人留下了不少钱。首次尝试便尝到了甜头,陈光标大喜过望,从此愈发沉迷于经商,这让他的父母不禁有些忧心忡忡。

陈光标能够靠自己的真本事自给自足,作为父母,夫妻俩必然是感到欣慰的。但眼看着儿子一天天热衷于卖冰棍、卖粮食这些小生意,他们有多少有些不太放心——这是否有些不务正业,耽误学业了呢?

陈光标的父母都是农民出身,他们含辛茹苦的供儿子上学,为的就是将他培养成读书人。但如今,陈光标的发展方向似乎偏离了他们的预想,为了防患未然,夫妻俩坦率的向陈光标提出了他们的顾虑。

陈光标虽然醉心经商,但他也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知道他们是担心自己经商会影响学业。为了不让父母有后顾之忧,陈光标当着他们明确表态,自己只会在课余时间做生意,绝不会影响学习。

 

陈光标年轻时的照片

 

而后来陈光标的发展,也正如他当初承诺的那般,依靠多年拼搏,陈光标在17岁时成了当地的“万元户”,不久后又顺利考上南京中医药大学。但尽管已取得如此成就,陈光标依旧没有忘记父母的嘱托。

整个大学期间,陈光标的重心主要仍在学业,经商则作为副业继续发展。1990年,陈光标获得医学学士学位后决定返乡创业,然而才过了一年,他便因为屡屡受挫而无奈离乡,来到南京独自闯荡。

在南京,陈光标在面试了多家单位后,最终进入某医药公司就职。28岁那年,深感时机成熟的他决定单干,于是陈光标离开了公司,并带着自己的团队创建了“南京金威利电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不难想象,从穷苦人家的孩子到自创企业的老板,登上人生巅峰的陈光标究竟经历了多少艰辛。在他的经营下,公司业务蒸蒸日上,他的家人也越过越好,这时的陈光标,心中又有了新想法——做慈善

投身慈善 尽心尽责

促使陈光标萌生这个念头的,还要从一场偶遇开始说起。那天,外出办事的陈光标结识了一个白血病患者,对方年纪很小,身体也因长期化疗变得瘦骨嶙峋,这让陈光标看后百感交集,很是心疼。

看着躺在躺在病床上的稚嫩面庞,陈光标越想越觉得过意不去,他决心要帮助这个患者挺过难关,哪怕只是在金钱上施以援手。就这样,陈光标凑够了3万块钱,将它们毫无保留的动转交给了患者。

作为企业家,热衷做慈善自然是好事,但对于那时的陈光标而言,实践起来却有些困难。原来,那时的陈光标虽然有自己的公司,但年收入总共还不到20万,别说捐钱做慈善了,连养活公司都很困难。

但陈光标却并不在意,在他看来,比起将筹来的钱留给自己做生意,不如将它用在更有价值的地方。金钱没了,后期还能再赚回来,但人的生命却只有一次,如果他选择冷眼旁观,只恐自己会抱憾一生。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童年时邻居老妇的一碗面糊,让陈光标获得了生的希望。也正因如此,当遇到身患绝症的患者时,陈光标宁肯借钱也要帮对方治病,因为善意是可以薪火相传的。

随着陈光标的生意愈发红火,他在慈善道路上也越走越远。不论任何慈善活动,亦或是自然灾害的捐款名单上,人们总能看到陈光标的名字。但真正让他一夜成名的,则是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

亲赴灾区 从此扬名

2008年5月12日,一个举国悲痛的日子,汶川大地震席卷四川,夺走了无数无辜百姓的生命。为支援灾后重建,各地陆续派出救援队伍和物资赶往汶川灾区,帮助当地百姓重建家园。

在这个特殊时期,很多爱心企业家业自发捐款捐物,陈光标也是其中一员。在收到地震消息后,他果断带领大型修复器械和各类救援物资,亲自深入灾区,帮助当地志愿者开展救援工作。

陈光标在此期间共协助救援100多人,以个人名义向汶川灾区捐赠的物资总价值高达1亿元。他的行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甚至后来连温家宝总理都对陈光标作出了高度评价。

事实上,这只是陈光标诸多事迹中不起眼的一角。据统计,从1998至2012年这四年时间里,陈光标对外捐款的总金额共计20亿元人民币,他也因此被评选为中华慈善奖,并得到了“中国首善”的美称。

值得一提的是,陈光标同时还是我国首位积极响应“裸捐”号召的中国富豪。早年他在接受采访时,就曾公开就此事对外表态,称在自己百年之后,全部遗产将无偿捐给慈善机构,一分不留。

然而,随着陈光标的慈善越做越多,社会上对于他的批评和指责也越来越多。很多人将其指责为“中国首骗”,称他是打着慈善的幌子赚黑心钱,这究竟又是怎么回事?

饱受指责 被迫隐退

2013年12月24日,一则震惊全国的消息火爆全网,霎时间将陈光标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为了号召企业家积极参与国家定于次年展开的全国经济普查,他在南京摆了三面16吨人民币做的“钱墙”。

钱墙的钱全都是“真材实料”不说,若当你走进这三面墙的内部,场景会更加令人叹为观止。红色的地毯上,一张用钱垒成的桌子静静的立在中央,远远看上去, 这俨然就是一座金碧辉煌的“钱屋”。

这则消息一经曝出,瞬间便如定时炸弹般,在广大网民群体里炸开了锅。虽然陈光标本人的出发点是好的,可如此浮夸的行为还是引来了很多人的厌恶,但陈光标本人却对此毫不在意,还当众回怼道:

“我敢这样做,可别人敢吗?我之所以这样做,只不过是为了唤起更多人做慈善罢了!”

事实上,陈光标类似的高调行为并不是第一次,自从2010年开始,陈光标就有了个不成文的“习惯”,他每做一次慈善,就会要求受赠者赠与自己一面写有“陈光标”三个字的锦旗。

乍一看,这样的行为并无不妥,毕竟受之于人,赠送锦旗给捐赠者也是一种表达感谢的方式。然而,经过某些不良媒体的炮制,陈光标的慈善行为却被丑化成了炫富的“个人秀”,他也因此备受诟病。

陈光标起初是不在意的,坚信“身正不怕影子斜”的他,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每次做慈善都会事先喊上一大群媒体。在镜头前,陈光标总会不厌其烦的公布他为慈善所做的贡献,可结果却适得其反。

陈光标的慈善行为实在太高调了,虽然他的出发点是好的,可还是没能改变人们的看法。甚至到了后期,“玻璃大王”曹德旺也在采访中吐槽陈光标,说他是个不懂收敛的傻子。

“这陈光标就是傻啊,谁做慈善像他这么高调?做慈善就做慈善,还非要让别人去感谢他,真是‘施恩图报非君子’!”

 

曹德旺

 

一时间,铺天盖地的谩骂声如狂风骤雨般,将陈光标从“中国首善”的宝座上给拉下神坛,他成了人人唾骂的众矢之的。更有甚者,为了刺激陈光标,居然公开曝光他家人的信息,这下彻底把陈光标惹怒了。

如果网友的攻击对象仅是陈光标,那他本人还不会太过在意,但如今连他的家人都受到殃及,陈光标没办法再继续忍让了。经过谨慎考虑,陈光标最终决定退出慈善, 从此逐渐淡退于公众视野中。

重现视野 初心不改

陈光标再次出现于人们的视线里,是源自2016年的一张照片。有网友拍到陈光标在农田里和母亲在干农活,随着照片公开,陈光标又一次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有些人对他冷嘲热讽,陈光标则果断回怼道:

“我本身就是农民的儿子,儿子回老家陪父母做农活,陪伴他们安享晚年,这不是理所应当的事吗?”

鲜为人知的是,尽管陈光标公开宣布退出慈善,但隐退的这些年里,他依旧在不忘初心,信守着少年时的诺言。不管是河南洪灾还是武汉疫情,陈光标都在极尽所能的出钱出力。

或许在不同人的眼中,陈光标的形象是不一样的。有人会觉得他是哗众取宠的黑商,也有人会说他是一心向善的爱心企业家。但任凭岁月悠长,相信陈光标的善心将会如那星火般,生生不息,永远炽热明亮。

他在《纽约时报》刊登广告,向美国及全世界人民宣誓钓鱼岛主权;

他亲赴汶川救灾,捐款过亿,亲自抱、背、抬出200多人,救活14人;

他挑战比尔盖茨等大家的慈善事迹,20多年捐款超20亿元,宣称“将在死后裸捐”;

他还说”做好事就好久要留名”,“哪怕是捐助了别人100块钱,我见了朋友也会告诉他们,不说,我憋得难受,晚上睡不着觉。”

他就是陈光标,曾经的“中国首善”,如今背上“中国首骗”的污名,一辈子高调捐款行善,散尽家财,却因为100万“逼得”妻子下跪。

曹德旺说:“陈光标是真的傻。”

窦文涛说:“陈光标被搞后,就没人敢捐钱做慈善了。”

究竟是谁在“逼”陈光标做慈善?又是谁在“搞”陈光标?

陈光标的“善”和“恶”,似乎从出生起就刻在了骨子里。

“善”和“恶”的启蒙

现今,家财万贯的陈光标最大的遗憾就是,至今都没能真正进入上海富人的交际圈。

似乎不管自己多有钱,都洗不干净自己童年带来的那股“泥腿子”味儿。

陈光标对童年最深的记忆就是“穷”,几十平方米的茅草屋挤着兄妹五个,如果是下雨天,老黄牛还要睡在床头,一泡尿劈头盖脸浇下来,提神醒脑。

一大家子只靠2亩水田维持生计,根本不足以糊口,陈光标的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都因为饥饿去世。

逃离“饥饿”的本能,让陈光标学会了“无所不用其极”。

10岁起,陈光标就学着自己做生意赚学费,他找来两只装满井水的大桶,挑到镇上去卖水。

那时候县城条件差,没有自来水,行人想要喝水都会去路边的这种水摊买。

别人卖一分钱一碗,陈光标就敢搞特殊,立起招牌“一分钱随便喝”,一天就能赚个两三毛钱。那时两三毛钱相当于农村一个成年劳力半天的工资。

因为破坏了市场规矩,陈光标没少被同行教训,但是他越挫越勇愣是咬住牙没松口。

生活告诉他,要钻营才能活下去;母亲却告诉他,对人友善真诚,奇迹才能发生。

陈光标至今都记得,小时候每当有要饭的在午饭时间路过家门口,父母就会叫他们到家里同桌吃饭;

大雨来了要收麦子,他和弟弟妹妹在家饿肚子,母亲却跑到别人家抢粮食,最终家里的粮食都湿了,都长出芽了;

弟弟饿得哇哇大哭,母亲却把要吃奶的弟弟放在床上哭,抱别人家的孩子吃奶。

陈光标那时只有8岁,不理解母亲的做法,就问母亲:“为什么不给弟弟吃奶?”

母亲说:“你小时候也是这样,我奶水还可以,别人家一点都没有,小孩子要饿死的。”

陈光标似乎从母亲的话中领悟到点什么,让他在实践中得到了出乎意料的回报。

他为一位走得筋疲力尽的老师端上三碗凉水、并压根没想过要收人家钱的时候,这位老师执意给了他两毛钱,并勉励他好好学习。

这笔突如其来的“巨款”,让他睡着了都笑醒好几次,彻底改变了他的眼光,开始了“达则兼济天下”的一生。

第一桶金

不得不说陈光标在经商上确实有些天分,每一次失败都在为成功做铺垫。

13岁那年暑假,陈光标开始做起更赚钱的生意,骑自行车跑十几里路去卖冰棒。

不过据陈光标后来口述,这次卖冰棒的生意因为自己的善心“惨败”。

他不忍心看那些小孩眼巴巴地望着冰桶咽口水的样子,只能把冰棒送人,自己弄了个血本无归。

有钱的是之后他做起贩卖粮食的生意,每隔一周就用拖拉机拉着满满一车粮食到县城去卖,每次都能有300多块的收入。

就这样17岁那年暑假结束,不足1米6的陈光标已经成了全乡第一个“少年万元户”。

不过陈光标的生意并没有再做下去,9月之后,陈光标到南京中医学院上学去了。

从一开始陈光标的目标就不是“大富大贵”,而是“救死扶伤”。

大学里陈光标学的是针灸推拿专业,毕业后被分到南京中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每个月几百块钱,两三个人挤住在公家分配的集体宿舍里,工作也就是简单的两点一线,不用担心前途,不用担心生计。

在那个年代的家乡人看来,陈光标端起了铁饭碗,还有城里人的身份,体面的工作,足以光耀门楣。

但是陈光标却几乎被着温吞的生活节奏憋到窒息,再说,曾经揣起过2万元的万元户,怎么可能忍受几百块的差遣?

就这样陈光标辞职下海了。

陈光标寻找商机的过程并不容易,一年多的时间,白天流浪在南京街头找“商机”,晚上回到租住的地下室倒头就睡,钱包逐渐干瘪、心情日益低落。

而穷则生变!陈光标的第一桶金就是这样“逼”出来的。

1995年,是个各种保健品横飞的年代,包治百病的三株口服液,让老人返老还童的太阳神营养液,吃了能治秃头的延生护宝液……什么医学难题在“神药”面前都是纸老虎。

陈光标也乘上了这股东风,以耳穴疾病探测仪为基础,安装上显示器,输入生理图像,推出了一款“跨世纪CT机”。

这款机器号称“只需两分钟就能检测出全身的疾病”。如今医院大几百万进口的CT机也不敢这么吹牛,可陈光标花了400块成本造出来的山寨机就敢吹,而且张口就敢卖8000元。

从最开始2块钱一次的街头检测,到租房成立公司大规模投产,陈光标在一年之内,在时代的助推下,轻轻松松赚到了1000多万。

陈光标的第二桶金依旧暴利且毫无技术含量。

1998年,陈光标去泰山旅游的时候发现,当地的灵芝仅卖200元一公斤,而因为灵芝中的名贵成分,又十分受追捧,陈光标立马嗅到了商机。

他组织员工在当地收购灵芝,之后把灵芝磨成粉,做成胶囊和口服液,卖2000元一盒,又赚了5000万。

这时陈光标还不到30岁,他已经完成了人生的小目标。

而后随着保健风潮退出历史舞台,内心空虚的陈光标挥舞着钞票,让整个世界陪他一起玩了一个游戏,做了一场梦,一个英雄梦!

“中国首善”

曾经有媒体这样形容陈光标的慈善事业:

“一个被社会赞许,被官方媒体报道的亿万富翁,一个真有机会成为“中国首善”的人,却用凤姐式的手段来炒作自己获得名声。就好像明明是正规大商场买真品LV的,却坚持用“好消息好消息,老板跟小姨子跑了,留下一批包包抵债”的广告语,而且还觉得自己很有创意。”

 

不管最后看客和网友的结论是什么,首先可以肯定的是陈光标的确帮助了很多人。

他在创业之初,公司账上只有15万的时候,就可以毫不犹豫地拿出3万元资助患白血病的老人。

之后公司蒸蒸日上,他的慈善事业也越做越大,2002年他向南京公安消防局捐助了1000万元来做消防公益宣传;

2003年全国大闹“非典”期间,向安徽省医疗机构捐赠了200万元现金,以及800台红外温度检测仪。

 

让陈光标名声大噪的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他迅速组织救援人手,亲自开车奔赴了灾区,随行的还有120名操作手和60台大型机械组成的救灾队,通过他们的不懈努力,救援出了131个鲜活的生命。

那一年,陈光标拿到了中国官方颁发的所有慈善荣誉,成为感动中国的慈善家,连当时的国家领导人都握着他的手称赞他是:

“有良知、有灵魂、有道德、有感情,心系灾区的企业家”

 

被镁光灯和鲜花包围的陈光标似乎找到了人生目标,把慈善和自己的名字深深连了起来。

而在几乎所有人看来,陈光标的慈善都太过“疯狂”。

他在支援盈江救灾现场高举钞票派发现金;到毕节开扶贫演唱会,现场向观众派发3000头猪羊;

 

为了倡导环保,他不仅当众砸了自己的奔驰车,还给全家人改了名字,他叫“陈低碳”,妻子改名为“张绿色”,两个儿子是“陈环保”和“陈环境”。

最疯狂的是从2010年到2015年,陈光标几乎每两个月就搞一次慈善活动,每场活动必有“钱墙”,所到之处锣鼓喧天,彩旗招展,美女开道,媒体必到全程记录报道。

前些年陈光标还“疯”到了国外,他到日本给灾民发现金,在纽约时报刊登整版钓鱼岛广告(据说他还想在日本刊登钓鱼岛广告来着,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没能达成)。

最有趣的是陈光标在纽约中央公园宴请数千名美国无家可归的流浪汉,还让这些流浪汉穿上红军井冈山时期的衣服一起唱红歌。

回国后,他马上把在美国接受报道的报纸献到雷锋墓前,并下跪磕了三个响头。

他说:雷锋如果知道他做的这些事,肯定很高兴,他要做“新时代的雷锋”。

 

可惜陈光标和雷锋相比,到底是差远了!

“中国首骗”

毫不夸张地说,把时间往前推500年,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很难找到第二个像陈光标这样“高调的慈善家”。

而他的高调,让很多人都难以苟同。

2015年4月7日,曹德旺做客访谈节目被主持人问道了对陈光标的看法,曹德旺说陈光标是慈善门外汉,并讲了他的一件事。

他说陈光标有一次在台湾做慈善,花钱讲话很大,台湾人问他:“你看过金刚经没有,”陈光标说:没有,我现在回去就看,明年来给你们讲。

这是陈光标闹出的一个大笑话!其实台湾人并不是想听陈光标讲金刚经,而是在提点他什么是慈悲。

和尚去化缘,是接受别人的施舍,把积功德机会送给了别人。

因此做慈善的时候,不存在谁感激谁,谁感谢谁,没有那些贫困弱者,也没有做慈善的机会。

曹德旺的这句话是大多是慈善人的心声,可惜陈光标从来不是大多数人。

他做善事总要喊上媒体和当地政府,拍照、录像、捐赠证书一个也不能少。

在四川救灾的日子里,随行人员随时帮他拍下在各处的身影,发布到网上。

他在邓丽君墓前唱歌,在雷锋墓前磕头,出过单曲,上过综艺,甚至还开始拍电影了。

接受采访时,他总是会一再地嘱咐记者,“要多宣传宣传像陈光标这样的好人。”

他说自己目前所捐赠的款物累计已过21亿,奖状、奖杯拿了4000多个,还有3万多条哈达,接近两万面锦旗……准备申报荣誉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他在乎每个锦旗和奖杯,有些荣誉证书甚至是他主动索要的,

他说:“我帮助别人,如果不给我证书,我三年后忘记这事儿怎么办?你收了我的钱你该给我个证明。”

陈光标从不掩饰自己对荣誉的渴求,他坦言道:“如果在一亿元和一张证书之间选择,我肯定会选择后者。”

“对我来说,一亿元可能很快就花掉了,而证书却是永久的。喜欢荣誉又不是什么坏事,勋章不是用来锁在柜子里的,而是用来展示的。”

在低调行事,淡名薄利是美德的语境下,陈光标为何要如此高调?

陈光标说:“低调不可能,这个社会不善良,你想改变周围,就必须影响他人……我做善行,因为我还有善心,善心不是每个人都有”。

也许陈光标高调影响他人的理论不错,但是镁光灯带来的不止是好的影响,还有审视的目光。

 

陈光标的慈善之路一直带着炒作、利益交换等负面质疑,2011年爆发了一次,陈光标被质疑“慈善注水”。

陈光标公司所在的黄埔防震减灾培训中心、陈光标老家所修建的公益农贸市场及老年活动中心的归属问题,一度成为媒体关注和质疑的焦点。

最后,还是央视出面帮陈光标晒证据平息了这场风波。

不过这件事的后遗症却并没有就此平息,舆论带来的压力考验的不止是陈光标还有他的家人。

一辈子与人为善的庄稼人,怎么忍受的了被人指着脊梁骨骂?父母哭着求陈光标以后低调一点,不能再像原来那样,可如果他学得会,那他就不是陈光标了。

2014年,陈光标开启了一次“冰桶挑战”,该挑战旨在为了给“渐冻症”患者捐款而发起的一次爱心捐助活动,但是陈光标却将其做成了一次个人宣传。

 

陈光标声称自己在冰桶里待了30分钟,并且说如果有人能够在6天之内超过这个记录,那么他就会捐赠100万。

虽有有医学专家表示质疑,说在绝对零度里正常人类最多坚持几分钟,30分钟足以让一个人丧命,怀疑陈光标说谎,目的是不想捐那100万。

随着舆论的发酵,陈光标被迫站出来道歉,承认自己造假,冰块是真的,但桶里是50度的热水,他甚至因为被烫红了脚。

在这之后陈光标花20年时间,捐款超20亿换来的“中国首善”称号,一夜之间变成了“中国首骗”。

命运轻轻推了陈光标一把,没想到他摔了个五体投地。

妻子下跪

2016年《财新周刊》的一篇文章《再看陈光标》彻底拽下了“中国首善”的遮羞布。

文章中罗列了陈光标几十条罪名,从“倒卖拆迁项目赚差价、慈善资金注水,到指控他靠着与大人物的合照骗钱、骗名、骗项目,甚至还有私自刻用公章这种大罪”。

 

这一次没有了央视为他站台,陈光标有些抓耳挠腮,三天后火速安排了一场新闻发布会,把所有的质疑搬上了台面。

陈光标回应质疑的方法还是晒证书,整整一层楼的荣誉证书展览厅是他的底气。

但是可笑的是,这场新闻发布会除了有媒体记者外,还有一大批的代理陈光标公司一款瘦身产品的微商代理商以及“闻讯前来的参观者”。

他们纷纷上台喊出一句类似于“我在标哥新闻发布会现场,他是个大好人,加油!”的口号,并录下了视频。

之后有记者想要提问,还被这些代理商围攻...整个现场乱成一锅粥。

 

之后陈光标就从镁光灯下“失踪”了,有人说是因为他公关失败被“封杀”了,却不知道背后另有隐情。

2016年的风波中受影响最大的还是他的家人,因为不愿被人指指点点,年逾古稀的慈父长时间闭门不出。

在美国读书的长子也向他抱怨,他的中国同学被家长告知不要接近陈光标的儿子。

最让他触动的是还在上中学的次子,他因为无法承受同学们的嘲笑拒绝上学。

万般无奈下,陈光标的妻子跪倒在地上苦苦哀求他,一定要答应不再做任何的媒体宣传。

陈光标可以不理父母儿子,但是不能不听妻子的话。

张婷在陈光标事业最困难的时候,嫁给了穷得叮当响还带着一个孩子的他,并拿出所有的工资借钱支持他创业,这些年也一直很包容他的闹剧。

可以说没有张婷,就没有如今的陈光标,所以他必须尊重妻子的话。

自那之后,陈光标果然“销声匿迹”,不过他并没有放弃做慈善

2020年,突然爆发的疫情考验着全世界,陈光标带着1000万物资出现了。

之后他又陆续捐出去7000万,支持家乡举办冬奥会,帮学校盖宿舍楼...

他依然会拍照留念,依然喜欢收集荣誉证书,但是再也不会高调宣传。

陈光标是“善”还是“骗”,是“真慈善”还是“假大方”,其实并没有多重要。

他花自己的钱帮助别人,而其他人真的得到了帮助,这个最重要。

善行不是道德比赛,也没有标准模板,做好事不求回报是善,做好事“换取”回报也不能算是恶。

不要把自己的标准强加给别人,因为你不知道自己扼杀的标准是好事还是坏事。

社会需要榜样,曹德旺是慈善榜样,陈光标也是,我们应该对好人宽容一点。

https://www.haobaiyou.com

上一篇:炒黄金现货入门(现货交易骗局)

下一篇:dde指标详解(ddx指标在哪里)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