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学习网

股票学习网_股票入门基础知识_炒股入门知识 - - 股票学习网!

b股转h股(b股转a一般会怎么样)

2023-06-13 23:11分类:沪港通 阅读:

每经记者:王海慜 每经编辑:肖芮冬

去年11月以来,A股市场触底反弹,然而在此期间,作为“牛市旗手”的券商板块存在感却并不强,而这也是近年来券商行情的缩影。一些投资者,甚至专业分析师都不禁感慨,现在投资券商股越来越难。

虽然在最近这轮反弹过程中,A股券商没能扛起牛市大旗,但泛财富管理业务领先的东方证券、兴业证券等少数券商走出了独立行情,其中东方证券从底部反弹幅度已超过40%。

在港股上市的券商H股涨势则更加明显,最近几个月,中金公司H股等已经从底部反弹了60%。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主流机构对于券商板块的持股呈现出有限且集中化的态势。公募基金本来就少的券商持仓又集中在东方财富、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国泰君安、广发证券、国联证券、国金证券等少数几只券商中,其他券商基本上处于缺乏机构关注的状态。

券商股近年表现被吐槽

去年11月以来,A股、港股市场触底反弹,不少此前大幅下跌的港股已经实现了底部反弹,俨然从熊市跑步进入了牛市。然而在此期间,作为A股“牛市旗手”的券商板块的存在感并不强,其中行业内还出现了一些“插曲”,比如华泰证券在去年底发布的大额配股公告,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券商的人气。而从更长的视角来看,这其实是这些年券商整体低迷行情的缩影。

在2020年年中,伴随着两市成交额飙升,券商股曾有过一次板块性行情,不过好景不长,此后券商板块便陷入了漫长的调整中。从2020年8月以来,多数A股券商已经连跌了两年多,部分券商如海通证券、华创阳安、国投资本、南京证券等甚至连跌了3年。

华泰证券、太平洋证券上市以来月K线

而从更长的时间纬度来看,在2015年之前上市的A股券商股价基本上处于一种持续“躺平”的状态,期间每次较大幅度的反弹几乎都是抛售的机会,因为之后股价通常会继续探底。

 
吉林敖东1998年以来的月K线

早些年市场上明星股“广发三宝”吉林敖东、辽宁成大等近年股价“躺平”的姿态同样显著。以吉林敖东(SZ000623,股价15.40元,市值179.12亿元)为例,在2016年以前,A股的每一轮牛市,该股都不会缺席,2016年11月是其股价最后的“高光时刻”。自此之后便陷入了长达6年多的持续调整,特别是2019年以来,股价持续在一个小箱体内窄幅波动,“躺平”迹象十分明显。

图片来源:雪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面对无力上涨、又频频融资的券商股,最近有不少投资者在网络平台发帖吐槽。某投资者最近发帖表示:“十几年前,当A股市场券商股数量还不多的时候,大家追捧得很,甚至于吉林敖东和辽宁成大这样含券商股权的影子券商也被追捧。自从大量大券商上市,特别是股指期货上市后,估值远高于其他金融股的券商股失去配置价值……当我看好市场时直接做多股指期货(等量市值只占用八分之一的资金),不看好市场时,更不会碰券商。”

据了解,某头部券商非银行业首席近期在谈到券商股的投资机会时,也不禁感慨券商股的投资正变得越来越难,“2019年之前券商股的行情是偏早周期的,在牛市初期券商会先涨。而2019年之后这一特征越来越不明显,甚至有可能一轮行情快结束了,券商才涨起来。这折射出市场的变化,以前当投资者对行情比较乐观时往往就会先买券商,现在投资者在做决策时往往不会考虑要买哪个行业,而是会自下而上精选个股。”

A股券商beta属性下降

随着市场的变迁,过去那种“只要行情来了,买个券商股就行,最好是经纪业务占比高的券商”的热情,的确已经在市场上逐渐消退。最近几年以来,从券商板块的表现来看,和A股大势一样,同样只存在着结构性机会,即便是在市场回暖之际,投资者要投资券商也得从一众券商股中精心挑选一番才行。

去年11月以来,A股市场触底反弹,然而在此期间,A股券商板块的存在感并不强。截至目前,A股券商板块中的大多数成员股价仍然在去年10月的底部附近徘徊。

据Choice数据统计,截至今日收盘,去年11月以来,上证指数的涨幅为10.4%,申万证券行业指数(801193)的累计涨幅为15%。而在近50只A股券商中,同期能跑赢上证指数的只有14只,能跑赢申万证券行业指数的只有9只,还有18只券商A股的区间涨幅低于5%。其中,华创阳安、华林证券、华鑫股份的区间涨幅都小于1%,严重跑输大盘。

虽然在这轮反弹过程中,A股券商没有能扛起牛市大旗,但在传统经纪业务向财富管理转型过程中占得先机的少数财富管理型券商,如东方证券、兴业证券、东方财富等却走出了独立行情,其中东方证券从底部的反弹幅度已超过40%。此外,近期被卖方推荐较多的国金证券、国联证券的表现也相对强势。这反应出,随着券商beta属性不断减弱,投资者需要寻找行业的alpha。

在上述某头部券商非银行业首席看来,“这些年券商作为市场beta的工具属性的作用在下降,我们预计以后券商板块出现过去那样大级别的整体性行情已经越来越难了。”

图片来源:海通证券非银团队
去年三季度公募基金对券商板块前十大持仓

事实上,目前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主流机构对于券商板块的持股已呈现出集中化态势。据海通证券非银团队统计,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公募基金股票投资中券商板块持仓比例为0.76%,较2023年二季度末大幅减少0.77个百分点,同比大幅减少1.05个百分点。

而这有限的持仓又集中在东方财富、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国泰君安、广发证券、国联证券、国金证券、兴业证券、东方证券等少数几只券商股上。其中,东方财富(SZ300059,股价21.75元,市值2874亿元)尽管在去年三季度遭到了基金的大幅减持,但其一家仍然占了公募基金所有券商股仓位的一大半。

值得注意的是,自去年11月以来涨幅居前的A股券商,如东方证券、东方财富、国联证券、兴业证券、国金证券、中信证券、广发证券等均为基金相对重仓的券商股。

不过,在A股券商欲振乏力的同时,近期估值更有性价比的券商H股,却出现了较为明显且持续的反弹,部分券商的H股,如中金公司、东方证券等券商H股已经从底部反弹了近60%。

 
图片来源:中金公司研报

去年12月16日,中金公司发布研报《资本市场行业2023年展望:乘势而上》指出,当前A股/H股券商分别交易于1.34x/0.64x P/B(MRQ)、位于过去十年8.4%/历史5.4%分位数。横向对比来看,H股券商在估值上比同时在A股上市的券商无疑更有吸引力。

国内券商AH股的溢价率也能说明问题。即使近期AH股溢价率有所收敛,但券商H股仍然有较大的折价。截至今日港股收盘,14只AH股券商的溢价率最低为40%,最高为287%。

不过,这些H股券商大多也是目前券商行业的翘楚,能有不错的表现不完全是因为beta,亦具备一定alpha因素。此外,近期港股市场的整体强势也对H股券商有提振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2年,先后有多家券商及券商上市主体披露股东增持和回购信息,其中中信证券、广发证券、华泰证券、海通证券、中原证券等券商的重要股东纷纷增持公司的H股。

券商投资已凸显α属性

对于A股券商beta属性持续下降的现象,一些卖方机构在一年多之前就有研究。

在2021年10月,海通证券非银团队曾发布过一篇深度报告《券商股的贝塔属性为何消失了?》。这篇报告指出,过去15年中,A股券商一共出现过6波行情,分别是:2006年3月15日~2007年11月2日、2008年11月4日~2009年8月3日、2014年7月11日~2015年4月23日、2018年10月19日~2019年3月7日、2020年6月18日~2020年7月9日、2021年5月11日~2021年8月27日。

在2008年11月4日~2009年8月3日的这轮行情中,沪深300及上证指数累计最大涨幅分别达到128%和100%,申万券商指数累计最大涨幅为132%。在已上市的8家券商中,中信证券累计最大涨幅为118%;中小券商累计最大涨幅更大,平均值为177%,其中东北证券和西南证券累计最大涨幅最高,分别为338%和307%。彼时,券商收入结构仍以高弹性的传统经纪业务为主。

而在距离目前最近的2021年5月11日~2021年8月27日的这轮券商行情,券商板块的β属性弱化,α属性凸显。2021年5月11日~2021年8月27日期间,沪深300及上证指数累计最大涨幅仅为7%和6%,券商II(申万)指数累计最大涨幅为15%,表现一般。但从个股上看,部分个股跑出了独立行情,比如财富管理型券商东方证券、广发证券、东方财富,区间累计最大涨幅分别为106%、47%、40%。

值得一提的是,在近十几年券商beta属性持续下降的过程中,行业的估值也下了台阶。据海通证券非银团队统计,2012年创新大会前,券商业务特征以通道业务为主,ROE维持较高水平,2007年及2009年两轮反弹市中,券商行业平均ROE分别为54%及22%,PB估值上限分别高达19.0x和4.6x。2012年创新大会后,由于资本中介类业务的开展,两融和股票质押均为资本消耗性业务,显著拉低券商的ROE水平,2012年及2014年两轮反弹市中,券商行业平均ROE分别为5%及11%(2015年也仅为17%),远低于创新大会前券商ROE。从估值水平来看,券商股的PB上限也分别降低到2.3x和5.6x左右。而去年底,券商股的PB已经降到了1x左右。

整体上看,近年来券商业绩表现与市场活跃度之间的关联趋于降低。2020年,券商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28%,同期市场交易量增长63.38%,两市融资融券余额增长58.84%,券商业绩表现不及大盘交易量的增长。海通证券非银团队认为,背后的原因在于传统业务转型升级使券商业绩对市场环境的敏感度降低。

展望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上述某头部券商非银行业首席认为,未来券商行业向头部集中的趋势是非常明确的,“所以我们一直看好的券商是大型全能型投行。从美国、日本的经验来看,这都是经过验证的。其次,我们关注一些特色券商的转型。总之,行业内以后会剩下两类券商,一类是大型全能型投行,一类是特色券商。但是从我的角度,可能会更加看好大型全能型投行。”

除此之外,是否具备财富管理属性、财富管理属性的强弱,已普遍被市场视为一只券商股是否有差异化投资机会的重要看点。

最近,申万宏源非银团队发布研报表示看好券商板块,首推财富管理标的。申万宏源非银团队指出,宏观经济有复苏预期,宽信用政策环境将延续,低估低配的券商板块迎来友好配置窗口期。下一阶段,居民存款搬家及财富管理业务仍是投资券商股的重要长逻辑和alpha所在。

去年11月下旬,中信证券非银团队发布在2023年证券行业投资策略中,将当前券商行业的投资要点归纳为三方面。其中,中信证券认为,券商加速布局财富管理蓝海市场,将开拓行业利润增长空间。公募基金方面,根据麦肯锡预测,公募基金规模在2020~2025年有望保持14%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在各类金融资产中居首,拥有优秀公募子公司的证券公司有望明显受益。买方投顾方面,买方投顾业务将推动财富管理业务从产品销售转向资产配置,实现从流量收费到存量收费的转变,进一步打开券商收入增长空间。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现在券商的业绩与市场环境的敏感度较之早年有所降低,即市场好的时候券商业绩不一定会很好,但是市场走弱的时候,券商的业绩大概率也会下滑,说明行业至今仍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格局。刚刚过去的2022年,受市场大环境影响,券商行业的业绩普遍同比走低。

不过目前多家机构预测,2023年券商行业的盈利或将重回增长。中金公司预计2023年证券行业盈利有望增长24%。中性假设下,中金公司预测2023年证券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至7655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4%至2044亿元。其中,假设2023年A股市场股票日均成交额为1.05万亿元、两融期末余额为1.75万亿元、股票承销额1.8万亿元。

如果机构的预期成真,2023年或将给此前持续“躺平”的券商股带来一定转机。

每日经济新闻

股市只是经济的晴雨表吗?

从事宏观经济与资本市场研究那么多年来,我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是“经济增长那么快,为何股市一直不涨?”关于这个问题,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解释。

首先,股市究竟涨还没有涨,涨多少或者跌多少,都需要有一个观察样本和观察的时段。

比如,从2007年年末至今,上证综合指数是大幅下跌的,但从2000年至今则是上涨的。当然,过去两年多来,股市表现不好是不争的事实。此外,关于观察样本问题则需要讨论。上涨综合指数是全样本指数,目前全球大部分股市的都没有公布全样本指数了,绝大部分只公布成分股指数,如美国的三大股指都是成分股指数,其中标普500对应着500个股票样本。

印度的SENSEX30指数过去十年涨幅巨大,但只对应30个股票样本。成分股指数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不断更新,也就是优胜劣汰,这就使得指数长期上涨的概率显著提高。因为企业都是有生命周期的,如道琼斯工业30指数中,最初确定的30个样本股如今均已不在样本里面了。

其次,A股市场作为新兴市场,其在发展初期存在估值水平过高问题,随着机构投资者规模的增加,估值水平不断下移成为趋势。从历史上看,估值对A股长期回报率的贡献为负值,主要是因为A股早期的估值水平较高导致。而企业盈利增速才是A股收益率的最大来源。这就可以解释为何在经济高增长阶段A股市场表现往往不佳的原因。此外,A股市场存在不少公司在上市后业绩持续下滑的现象,这反映了A股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和公司治理水平还需要提高。但这种上市后即“变脸”现象,也使得上市公司业绩与宏观基本面经常脱节。

第三,实际上股市对政策的敏感度更高,股市往往会预期政策的变化,故股市作为政策的晴雨表功能比经济晴雨表的功能更强些。不仅A股市场如此,美股也是如此。例如,美股对利率变化非常敏感,故一旦市场预期美联储将会结束加息周期,则美股就有望见底回升。因此,投资分析切勿刻舟求剑,实际上影响股市或估值的因素很多,经济好坏并不是影响股市的唯一变量。

此外,经济不好往往是政策宽松的原因,政策是影响股市估值的重要变量。政策能否改变经济走势其实并不能马上见分晓,但在还没有见分晓之前,可以先来一波上涨行情,只要市场有一批投资人士赋予“乐观”预期。此外,估值水平的所处的历史分位也会对股市波动产生影响,还是更重要但比较难量化的是心理因素对股市波动的影响。

因为人性往往是贪婪和恐惧并存的,就短期波动而言,心理因素所占的权重或许更大些。下图就是基于经验的一种假设,即宏观基本面、估值因素和心理因素的三大权重占比在股市周期中不同阶段的占比。

从上图中发现,心理因素在市场的触底或见顶阶段,都占有很大权重。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叫《你买的只是你想象中的未来》,主要观点是,由于资本市场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投资者基于对未来公司的预期而买入的股票,有多少符合预期呢?结论是基本都不会符合预期的。但由于某些公司从事令人产生无限遐想的业务,则股价的弹性非常好,尽管最终结果可能大大低于乐观的预期,但股价可能已经涨了很多倍。

钟摆理论似乎更适合新兴市场

如前所述,影响股市的因素很多,经济基本面并不是唯一的决定股市熊牛因素。因此,我们应该尽量避免用“股市是经济晴雨表”来判断股市的走势,事实上政策对股市的波动影响更大。

同时,A股作为新兴市场,必然会在较长时间内存在估值体系存在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这也是为何监管部门领导呼吁要“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故尽量避免带着强烈的“估值纠偏”使命感去做投资。

例如,同一个上市公司,A股与H股或B股之间长期存在惊人的价差,即同股同权不同价,即便陆港通已经开通那么多年了,彼此的价差却并未明显缩小。

假如投资者都具有价值投资的理念,当A股的价格超过同股的H股、B股价格1倍以上时,那就应该卖出A股,买入B股或H股,但事实上大部分投资者并不是这么去做的,所谓水至清则无鱼。

若按照钟摆理论,一只股票的价格就像钟摆一样左右摆动,在股市中,股价有时长期在左,有时长期在右,不是低估就是高估,而作为平衡点的0点,也就是左右摆动的一瞬间状态。

股票市场的钟摆理论可能有两个特点:首先,市场的周期往往是陡峭曲线波动的,所谓一波三折,并不会很平滑;其次,周期不是简单的重复,只会与历史相似,故没有必要去计算每次的周期的时间有多长。

钟摆理论并不是专门为资本市场而设,不少哲学、心理学等的理论其实都可以用钟摆现象来演绎。例如,叔本华认为,人生注定痛苦,不仅因为人生最终都要面对死亡,还因为人生有很多欲望,实现不了欲望很痛苦,欲望得到满足之后又很无聊。所以,叔本华的钟摆理论就是“人生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摆动”。

我曾在十多年前写过一篇文章,《中国投资者为何爱讲故事不爱算估值》,发现市场在周期上行的初期,通常传播的是“今天利好”消息,如监管部门将出台稳市场政策了;到了周期上行的中期,通常传播的是“明天利好”消息,如国家将在扩内需方面投入多少万亿;到了周期上行的后期,通常传播的往往是“后天利好”消息,如中国将迎来“黄金十年”诸如此类的美好未来,这往往是周期见顶信号,即市场传播的所谓利好变得越来越虚无缥缈了。

当股市周期步入下行阶段后,投资者之间流传的“故事”也与上行阶段类似。

当年我在画这张图的时候,恰好当时有一部热门电影叫《后天》,后天代表未来,但未来一定会出现电影中所描述的可怕景象吗?

当对未来恐惧在市场盛传时,这往往是熊市见底的信号。大家不妨回顾一下三个多月前上证综指跌破3000点后的市场所盛传的“后天利空”,为何现在就不再流传了呢?因为人心思涨了。

能否找到钟摆所处的位置?

既然用钟摆理论可以来判断投资方向和投资时点,那投资获利岂不是很容易了吗?首先,我们必须有一个理念,就是市场永远是不确定的,不存在所谓百分之百确定性的机会。我们看一下2022年全球投资大师的业绩,其中巴菲特的收益率为-19.76%,索罗斯为-41.91%,在持股规模超过20亿美元的投资大师中,只有霍华德·马克斯管理的橡树资本是唯一盈利的,年度收益率达到18.36%。

说明当全球股市出现普遍下行的时候,即便过往业绩再好的投资大师,在择时和选股方面都很难做到技高一筹。决定市场走势的因素太多,几乎无法用一个模型来推导出买入或卖出的准确时间。

我曾有幸在2019年的5月初与橡树资本创始人马克斯对话。我问马克斯:您在《周期》这本书中提到了投资必须关注的八个周期,如商业周期、信贷周期、企业盈利周期、投资人心理周期、市场周期等,这些周期之间彼此似有矛盾或交叉现象,究竟如何按照您的周期理论来进行投资决策呢?

他回答说:我觉得变化最大的周期就是心理周期,和人类的表现有关,主导短期市场波动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情绪和心理。当然,马克斯看来,一般一个大周期10年左右才能等到。等待的时间,投资人能充分研究投资标的或者学习周期知识。

尽管马克斯对周期的研究非常深入,但他骨子里还是一位价值投资者,与格雷厄姆投、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一致,即要用便宜的价格买好东西,而不是用更便宜的价格买一般的东西。

A股市场相比其他成熟市场,应该更容易确认钟摆的两个极端位置,这是因为监管方对资本市场的管控能力强于成熟市场。如我国在对经济和金融层面,坚守稳增长和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也就是说,在政策层面会发出强烈的底部信号。

例如,2018年年末,在上证指数跌破2500点之时,一行两会领导集体亮相央视并接受记者采访;同时最高层还召开了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并发表“非常重要”的讲话。2022年10月,在市场再度跌破3000点之际,20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发展壮大”民营经济(之前都是“支持”民营经济);之后的重要会议上又强调“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因此,A股市场的政策底是容易判断的,而且从以往看,政策底与市场底也比较接近,即在市场低迷的时候,钟摆所处的位置和方向应该是容易判断的。当然这是就大盘而言,板块或个股的表现则差异较大,恐怕要从各自板块的诸多周期因素来运用钟摆理论,发现不同行业所处的周期低点或高点。

目前A股市场的股票总数已经超过5000家,盘子变大后,钟摆的摆动幅度也随之降低。如2006-08年,可以从1000点涨到6124点,又可以从6000多点最低跌至1664点。但在最近三年中,指数从最高到最低点的波动幅度却只有700多点。尽管如此,A股市场的活跃度仍保持在全球前列,与历史上的估值水平相比,目前处在比较低的阶段。

如果说从2018年至2022年是上一轮完整政策周期的话,那么,新一轮政策周期已经开启,经历了三年疫情考验之后,经济步入休养生息阶段。个人认为,目前钟摆还没有回到平衡的中点;当钟摆越过中点后,还会经历乐观、兴奋、贪婪几个过程,最终或会在狂热中达到摆幅的极限。但也可能提前遭遇政策的逆周期反制而下行,为此,我们必须得经常关注政策信号。

(李迅雷为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

融资融券账户,也叫两融账户或者信用账户,顾名思义,是可以用来借钱买股票,或者可以借股票卖出做空的。那么下面这张图的功能都是什么意思呢?我一个个来讲。

 

融资融券账户

 

1、担保品买入、担保品卖出、担保品划转

这几个都是和担保品有关的。首先,如果要融资买股票,可以用自己持有的股票进行担保来借钱,这个担保品的意思就是抵押的股票。

“担保品划转”就是把普通账户的股票转到两融账户,这样有了抵押物,证券公司才敢把钱借给你。

如果普通账户没有可以进行担保的股票,则可以用“担保品买入”这个操作来买入作为抵押的股票。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股票都可以作为担保品的,具体要看各标的的折算率,有0.80的,有0.65的,证券公司会根据市场情况不定时地调整。例如买入并持有折算率是0.80的A股票10000元的市值,那么就可以借8000元。如果折算率为0的股票,就表明不能作为担保品来借钱。

2、融资买入、卖券还款、现金还款

如果你对某个股票非常看好,但是因为满仓了没有更多的钱买股票,这时就可以借钱来买入股票了。具体能借多少,就像上面所说的,要看担保品的折算率。借了钱肯定是要还的,“卖券还款”就是卖掉股票还融资的钱,“现金还款”就是还不想卖股票时,用自己的钱来还融资的钱。

3、融券卖出、买券还券、现券还券

如果你对某个股票非常地不看好,觉得未来会跌,就可以用“融券卖出”把股票借过来卖出去,等跌到自己的预期价位了,可以用“买券还券”或者“现券还券”两种方式还回去。举个例子:B股票现在是10元,我向证券公司借1000股卖出去,过了一个星期,跌到9元了,我就买回来1000股还给证券公司,这样就赚了1000元。

当然,融券时也是需要有保证金的,有0.65的,有0.50的不等,证券公司也会根据市场情况不定时地调整。例如融券卖出保证金比例为0.50的股票1000股,当时股价为5元,则需要有10000元的资金。也并不是所有的股票都能融券卖出。

4、合约展期

无论是借钱买股票还是借股票卖出去,都是有期限的,到期日也各不相同。如果快到期了,但是自己还想继续,这时就可以进行展期来延长持有的时间。

5、“委托撤单”

就是买入或者卖出股票时,在交易时间内没有成交的话可以进行撤销。

关于费用

无论是融资还是融券,都是需要付出利息的,就是息费,一般来说融券息费是固定的,年化8%~9%这样。而融资息费各个证券公司不一样,高的9%,低的6%或者更低,就看资金量的大小了。

再啰嗦一句,担保品的买入和卖出没有息费。只有“融资买入”和“融券卖出”才会产生息费。


原创不易,路过看到觉得有用请点个赞鼓励一下,觉得可以深交就点个关注不迷路。欢迎多多交流!

9月14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风险提示,《关于防范不良贷款中介新型套路的风险提示》,打着高额、低息、零门槛的名义,“不良中介”的套路满满存在虚假宣传,息费不透明,莫名收费或被贷款等问题。

随着时代发展,“不良中介”的套路手段也是花样百出,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后台很多小伙伴向我了解的“AB贷”。

AB贷并不是一个全新的套路,早在2017年左右就曾经风靡过一段时间,因为AB贷主要是从身边亲人朋友下手,所以又称人情世故贷。

随着近年来新的平台陆续接入征信系统,征信问题成为信用不好借款者向银行机构贷款面临的首要问题。今年7月份开始,AB贷的相关案件越来越多,部分中介看中了这部分市场,假借AB贷来为这部分人申请贷款,赚取大额手续费。

“AB贷”又称人情世故贷,A和B认识交情很不错,基与交情B一般很难拒绝A的请求,然后B一分钱没有拿到,就莫名背上几十万的负债。

举个例子:A是小王,B是小张

小王征信不好但是急需用钱,于是找了个“贷款中介”看能不能帮忙申请贷款。贷款中介也很给力,迅速地给小王申请到银行贷款。但是中介会告知小王,由于小王风险较高,根据银行贷款规定,要求需要提供担保人、加分人、紧急联系人或委托支付人,把贷款资金放到第三方账户,然后让其帮你转出来即可,我们称这个人为B也就是小张。

为了打消小王的疑虑,贷款中介会捏造批复截图发给小王看,并且告知贷款不会上小张的征信也不会对小张有任何影响,就只是签个字而已。

在自己对贷款具体业务的不了解以及贷款中介的忽悠下,根本不清楚签订的合同具体内容,小王小张还会单纯地认为,小张只是为小王贷款提供了一个收款账户而已,甚至小王不还款都不会对小张有任何影响。

其实,这里伤害最大,被坑的最惨的就是小张(B)

第一种情况:小张(B)如果作为担保人,当对方无法履行还款义务时,自己将背负该笔负债!退一步讲,就算只是做担保人也不可能毫无责任,为他人担保也会直接上个人征信。

另一种情况,就是利用B帮A贷款:小王从头到尾都没有通过审批,贷款最后能成功是利用了小张的身份和资质符合银行要求。这种骗贷情况恶劣,已经属于犯罪的范畴。

 

谨防不良中介,也不要轻易相信没有任何资质就能办理低利息的贷款。凡事不要求资质不需要资产,先交钱后放款的都是诈骗,也不会有不收取中介费的中介,天上不会掉馅饼。如果有,那么一定是诈骗。

这种贷款对AB双方都是致命打击,立案成功,贷款中介和A都将要面临刑事处罚。

 


 

这里是阿锋,关注我了解更多行业知识

https://www.haobaiyou.com

上一篇:基金一年的管理费多少(个人基金)

下一篇:网上炒股赚钱(网上炒股入门)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