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学习网

股票学习网_股票入门基础知识_炒股入门知识 - - 股票学习网!

短期有价证券平均期限(短期有价证券)

2023-04-16 05:14分类:资金仓位 阅读:

中证网讯(记者 连润)中国货币网数据显示,7月20日,短期限Shibor小幅上行。其中,隔夜Shibor上行约3BP,报1.27%;7天期Shibor上行约5BP,报1.68%。此外,14天期Shibor上行约5BP,报1.70%。

本报记者 彭妍

今年以来,银行理财市场降温明显。除了相关净值出现大幅波动外,全市场银行理财量价齐降,无论是新发产品数量还是在售产品数量均出现明显下降,业绩比较基准下降趋势延续。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推进,叠加今年债市与股市行情震荡,因此银行理财产品净值也会有较大波动,对于原本风险偏好较低的客户来说吸引力明显下降,银行发行销售产品的难度加大,新发以及在售银行理财产品数量出现双降。另外,今年以来债券市场整体收益率不断走低,以债权资产作为主要配置内容的理财收益率也会明显下滑。

产品新发、在售数量

环比双降

2022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表现不佳,发行量下滑趋势一直在延续。普益标准发布的数据显示,银行理财市场10月份新发、在售理财产品数量环比均呈现下滑趋势,业绩比较基准下降趋势延续。10月份全市场共新发1705款理财产品,环比减少24.05%,其中,理财公司共新发514款理财产品,环比减少32.55%。

进入11月份,银行理财产品新发、在售数量持续回落。普益标准数据显示,上周(11月14日-11月20日),全市场共新发493款理财产品,环比减少37款;其中,理财公司新发154款理财产品,环比减少19款,占全市场理财产品发行量的31.24%。上周全市场共有3751款理财产品在售,环比减少71款,其中1702款为理财公司产品,占比45.37%。

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杜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银行理财产品新发以及在售数量双降,主要受到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影响,从需求端来看,业绩波动加剧,投资者对理财产品的需求有所降低,发行机构对产品数量进行了相应调整。从供给端来看,资管新规落地,理财业务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新发数量下降一定程度上受到理财产品平均期限拉长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在经历11月份市场“破净潮”后,多家银行理财机构对新发产品进行了调整。记者梳理发现,一方面是投资期限长的理财产品数量明显增多,另一方面,部分银行将产品的赎回管理规则做了调整。例如,招银理财将旗下一款产品的赎回开放时间进行了缩短。

招商银行理财经理对记者表示,将产品的赎回开放时间进行缩短,主要是为了避免因赎回期太长导致净值波动,同时也减少投资者损失。

杜阳表示,银行理财机构作出的一系列调整是发行主体理性应对净值波动的重要手段。当前A股市场受多方因素影响波动较大,理财公司通过灵活调整产品期限、赎回规则等,有助于最大程度熨平理财市场波动,有利于理财业务的长远发展。

在明明看来,缩短赎回开放时间以及拉长封闭期限的理财产品在封闭期内无需应对赎回压力,也无大额申购摊薄收益,闲置资金较少,资金利用效率高。同时,封闭运作期较长的债基加杠杆的空间更大,有助于提高整体收益水平。

另外,从业绩比较基准来看,今年以来,全市场新发、在售理财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均出现明显下降。杜阳对记者表示,今年以来资本市场波动调整,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理财产品收益的不确定性,适度下调业绩比较基准体现了银行与理财子公司的主动管理能力,适当降低投资者收益预期,有助于缓冲市场波动带来的冲击,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未来发行量和利率

存在回升空间

近期债券市场波动引发银行理财产品净值调整。普益标准报告指出,受债券市场波动影响,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亦出现下滑,累计净值较上月(10月份)平均下降超0.14%,甚至有近一成产品在本月发生“破净”现象(单位净值小于1)。其中主要投资债券的理财产品收益下跌更为明显,但波动情况整体优于纯债基金。

针对银行理财产品“破净”现象,业内人士指出,银行理财产品全面净值化后,产品净值出现波动属于正常现象。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认为,债市拐点暂未出现,不过市场情绪已经充分释放,随着收益率的逐渐调整,债券的吸引力上升,资金入市逐渐修复市场行情,这种波动趋势持续时间不会太久。

个人投资者应该如何应对?普益标准研究员姜玲表示,投资者应理性看待净值波动,短期市场波动不能代表产品到期后最终呈现的收益水平,可长期持有产品静待市场修复。整体来看,银行理财产品在回撤和波动控制方面具备一定优势,待市场企稳,仍具流动性配置价值。

谈及未来银行理财产品发行的趋势,杜阳认为,我国宏观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资本市场将保持稳健发展趋势,长期来看,理财产品发行有望回归常态化,利率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回升空间,理财业务发展质量将进一步提升。

“短期内理财产品的发行仍然面临压力,净值波动受市场影响依然较大;长期来看,随着投资者不同的需求被发掘,银行提供更丰富的产品体系和差异化服务,理财市场将持续扩容,理财公司运营更加成熟化、市场化,收益率有望更加稳健。”明明称。

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对记者表示,拉长视角看,存款理财化是大趋势,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规模整体呈现扩张趋势。同时,随着银行理财产品管理能力的提升,理财收益率大概率持续跑赢存款利率,也会反过来加速存款资金向理财产品的转移。

申港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曹旭特,张远澄近期对明泰铝业进行研究并发布了研究报告《首次覆盖报告:固本铸绿长安泰 轻车展箔前路明》,本报告对明泰铝业给出买入评级,认为其目标价位为23.30元,当前股价为18.02元,预期上涨幅度为29.3%。

明泰铝业(601677)

铝加工与再生铝龙头,十年来业绩持续增长。公司是国内铝板带箔加工龙头企业,产品覆盖1-8全系,同时还是国内再生铝龙头企业,规模技术行业领先。上市十余年,公司产销量与营收、净利跨越周期持续攀升,ROE领先同俦。

精益经营,成本控制行业领先,逐步着手优化产品结构,提升盈利能力。公司在行业遇冷时通过收购热电企业降本增效,精益经营,不断降低加工成本,构筑了行业最低的成本水平。捕捉交通与新能源领域需求为铝材带来的发展机遇,自14年起布局切入交通用铝与新能源电池用铝领域,加大研发、扩充产能,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附加值,公司单吨产品毛利水平由12年的不足800元/吨,持续提升至22H1的近3000元/吨,盈利能力不断提升。

铝需求新增看汽车新能源,铝供需平衡看传统领域复苏支持。我国铝板带产品仍主要以建筑装饰板材、易拉罐盖料等为主,铝箔产品则仍主要以包装容器箔、空调箔为主。但新兴领域用铝需求增长迅速,预计到25年,汽车轻量化将带来超1400万吨铝需求;而新能源电池铝箔需求有望超80万吨:铝新增需求主要集中于此。供需方面,因红线设限与减产影响,供给提升有限,视建筑、消费需求恢复情况,铝供需将在紧平衡与短缺间切换,铝价宽幅震荡上行。

新增产能顺利释放,聚焦新增领域旺盛需求。公司70万吨绿色新型铝合金项目产能开始释放,包括新能源电池材料25万吨、汽车板材10万吨,全部投产后提升新能源产品占比至30%;未来拟投资40亿建设25万吨新能源电池材料项目,主要产品电池箔、铝塑膜箔加工费1.5万元/吨,水冷板、pack包1万元/吨,显著高于一般产品4000元/吨的水平,将有效拉升盈利水平。

再生铝产能扩大,构筑绿色低碳优势。公司70万吨再生铝产能已投产36万吨,22年全年计划生产80万吨再生铝自用;同时,公司还去得了3系、5系、6系共7种铝板带箔产品的碳足迹认证,在双碳背景下,着力构筑产品的绿色低碳价值,为公司突破绿色贸易壁垒,满足新兴领域碳减排需求提供支持。

投资建议:公司汽车与新能源电池用高附加值铝产品产能逐步释放、产品结构持续优化,目标市场需求旺盛增速显著,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再生铝产能顺利投产,在双碳背景下构筑绿色低碳竞争优势。短期影响因素减弱消除,迎来复苏反弹。我们预测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为284亿元,320亿元,373.5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7.7亿元,20.5亿元,28.2亿元。对应PE分别为9.92、8.57、6.24。首次覆盖公司,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推进不及预期,疫情反复,下游需求发生较大变化,盈利预测中假设偏离真实情况的风险等。

证券之星数据中心根据近三年发布的研报数据计算,东方证券刘洋研究员团队对该股研究较为深入,近三年预测准确度均值高达93.77%,其预测2022年度归属净利润为盈利18.79亿,根据现价换算的预测PE为9.18。

最新盈利预测明细如下: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4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2家,增持评级2家。根据近五年财报数据,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明泰铝业(601677)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良好。财务相对健康,须关注的财务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利润率。该股好公司指标3.5星,好价格指标4星,综合指标3.5星。(指标仅供参考,指标范围:0 ~ 5星,最高5星)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在生猪价格持续低迷,行业整体步入亏损区间的背景下,近日国家发改委启动猪肉收储,疲弱多时的猪市终于受到消息提振。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采访了解到,受养殖端亏损压力影响,目前市场产能已出现淘汰情况。不过伴随近期猪价回暖,部分地区二次育肥热度也有所增加。短期来看生猪市场或存小幅回暖的可能。

猪价较月初已回涨超12%

去年四季度以来,生猪市场旺季不旺,走势低迷,价格一路下探至养殖成本线下方。

由于国内猪粮比价低于5:1,处于《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 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确定的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

为推动生猪价格尽快回归至合理区间,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表示,会同有关方面开展年内第一批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工作,拟收储2万吨冻猪肉,并指导各地同步开展地方政府猪肉储备收储。

消息发出后,有效提振了生猪市场信心,猪价应声上涨。

百川盈孚数据显示,2023年2月20日全国生猪价格上涨,生猪均价15.57元/公斤,涨幅为3.59%。市场端,规模场存在控量情况,散户出栏积极性不高,二次育肥现象仍明显,短期养殖端生猪出栏有限,对猪价形成支撑,猪价持续偏强上涨。

“近期生猪价格止跌回涨,较本月初最低点已上涨12.61%。”卓创资讯生猪分析师王亚男2月20日接受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当日全国外三元生猪交易均价已达到15.54元/公斤。

在两周之前,全国瘦型生猪出栏均价处于阶段性的低点位,已跌破14元/公斤,达到了13.9元/公斤。

搜猪网分析师冯永辉认为,现在仍处于消费最差的时候,但价格并没有跌下去。虽然此时的反弹依然微弱,但总体方向向好。目前养殖头均亏损程度依然在200元/头以上。

亏损致产能淘汰

根据卓创资讯2022-2023年生猪价格及盈利数据对比发现,2022年生猪养殖仅7-11月份处于盈利阶段,而四季度需求旺季猪价呈反季节超跌现象,并跌至养殖成本线以下。春节过后传统消费淡季需求明显减弱,猪价低位难涨。

数据监测显示,2023年1月份生猪均价为14.68元/公斤,环比降幅22.32%,其中月内最低价仅13.78元/公斤,明显低于自繁自养成本线。自繁自养盈利值从1月份由正转负,平均盈利为-113.39元/头,最低值为1月末的-236.78元/头。养殖盈利持续为负值,养殖信心不足且资金受限,部分地区开始减少产能。

“由于持续亏损,部分散户有退市表现,部分猪源充沛区域有去产能的可能。”王亚男认为,整体而言,今年生猪养殖或陆续处于价格触底、养殖亏损、养殖端去产能、价格上涨的过程。

市场存回暖预期

在收储等系列利好消息提振下,生猪市场触底回升态势明显。这是否意味着猪市最低迷的时段已经过去?

王亚男认为,一季度生猪市场需求或呈现低迷运行态势,但从供应端来看对行情有一定支撑作用。春节前后养殖单位出栏积极性较高,2月上旬出栏量亦较多,或致使2月中下旬及3月份供应量短时收窄。

“此外由于二次育肥热度增加,近期部分90-120公斤的生猪均有作为二次育肥使用的情况,而用作二次育肥的生猪价格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对标猪价格有一定拉动作用。”她认为,综合而言,一季度猪价虽仍有低位运行的可能,但从趋势上来看2月末至3月不乏小幅回暖可能。

百川盈孚也分析,养殖户出栏积极性下降,惜售挺价现象屡见不鲜,而集团猪场涨价出栏,阶段性市场生猪供给偏紧。国内猪肉消费慢慢恢复,学校陆续开工,加上屠企逢低在分割入库,屠企开工率稳步提升。二次育肥浪潮再次被掀起,屠企采购适重生猪存在一定困难。由于国家启动收储,市场看涨情绪再度升温,短期内或有偏强运行走势。

2月20日,期货市场上生猪期货主力合约盘中最高达17695元/吨,较月初15650元/吨已上涨超13%。

美尔雅期货认为,今年供应量较去年变化有限,消费恢复预期较强,实际效果仍待检验。现货价格短时调整上行虽然利空阶段出清,但上半年产能将走入上行区间,同比去年增量有限,上行驱动不足,下方空间有限。

广发期货则提示,启动冻肉收储对市场情绪有较强提振,目前期现共振上涨,盘面情绪更加高涨。但是二育提前入场无疑增大了后期猪价波动的风险。未来主要关注需求端的恢复情况,当下入场二育肥预计会在未来3个月陆续出栏,若出栏呈增加节奏,则叠加体重上移,无疑将增加供应压力。

https://www.haobaiyou.com

上一篇:上海黄金交易所开户(黄金交易开户骗局)

下一篇:风险警示板商业城(风险警示板开户)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